ENGLISH
首页>中文版>新闻>ANSO新闻

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1-12-24



为分享和交流干旱生态脆弱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与现状、挑战和应对,呼吁各方紧密合作共建干旱区生命共同体,积极参与到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中,12月16-17日,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生地所”)、“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联合主办的“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通过线上和线上结合的方式顺利举行,本次会议共吸引200多位来自中国、南非、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埃塞俄比亚、美国、德国、比利时、波兰、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尼泊尔、印度等十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参会。

中国生态环境部自然与生态保护司巡视员刘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科学司司长刘健、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Jamal Annagylyjova博士、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科技创新部首席科学家Barron Joseph Orr博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Shahbaz Khan博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助理代表马超德博士、ANSO秘书处曹京华执行主任等线上出席会议并致辞。

ANSO秘书处执行主任曹京华研究员表示,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干旱区生物多样性面临巨大威胁,此次研讨会为各方搭建了良好平台,希望各方积极参与,将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新疆生地所所长张元明研究员提出,中国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主办国,又是落实“爱知目标”最具成效的国家之一,新疆生地所愿联合相关团体和组织,共同应对干旱区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和危机,为构建干旱区生命共同体贡献力量。

中国科学院洪德元院士、傅伯杰院士、魏辅文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马克平研究员、哈萨克斯坦动物研究所所长Roman Jashenko教授、南非国家生物多样性研究所Domitilla Raimondo教授、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植物所Hikmat Hisoriev院士等40多位与会专家学者通过特邀报告、主题演讲和圆桌会议的形式,就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问题和挑战、应对措施和策略等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并就“保护生物多样性 共建干旱区生命共同体”宣言达成了共识。  
本次会议宣传了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提升了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关注度,会议的成果也将为《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讨论、磋商和实施贡献来自科学家的智慧和方案。
 
     供稿人:乔建芳

“ 一带一路 ”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

Tel: 86-10-84097121 Email: anso-public@anso.org.cn 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3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