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中文版>新闻>ANSO新闻

ANSO合作专项项目启动会暨第三届植被病虫害遥感大会顺利召开

全球流行性和迁飞性农业重大病虫害遥感监测与预测    2022-09-07

8月27日至28日,ANSO联合研究合作专项“全球流行性和迁飞性农业重大病虫害遥感监测与预测”项目启动会暨第三届植被病虫害遥感大会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巴基斯坦科学院、巴基斯坦皮尔·梅尔·阿里·沙阿(PMAS)干旱农业大学、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CABI)、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50余家单位联合支持。ANSO秘书处执行主任曹京华出席会议并致辞。

曹京华主任首先对会议的召开表示了热烈祝贺,并介绍了ANSO的成立背景、愿景目标和合作网络。曹主任表示,粮食安全议题是ANSO重大优先关注领域之一,ANSO在该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国际科技合作。植被病虫害科学防控对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意义重大,希望项目组能够通过本次会议与国际合作伙伴精诚合作,推动学科融合、技术创新以及数据的国际共享,取得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张兵、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灾害防控中心副主任方国飞、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执行秘书长王应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周晋峰也出席了会议并致辞,对植被病虫害遥感在粮食安全和生态系统稳定领域的贡献给予了肯定和支持。

会上,来自35家单位和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植被生境感知方法、植被病虫害遥感监测预警技术、监测预警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的服务方式等主题做了学术报告与分享。宁波大学陈剑平院士从多个层面分析了我国植保科技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重塑植保科技创新体系的倡议并强调了信息科技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华南农业大学兰玉彬院士介绍了精准农业航空的发展和应用现状,提出生态无人农场的建设思路并对未来发展模式进行了展望。巴基斯坦科学院Iqrar Ahmad Khan院士、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中心朱景全副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林克剑所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乔格侠副所长等专家也分别做主旨报告,对农林草植被病虫害领域的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度探讨。本次会议与《Remote Sensing》期刊(IF:5.349)合作推出了专刊Monitoring, Early Warning,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Vegetation Pests and Diseases”。

同时,由中国科学院空天院董莹莹副研究员承担的ANSO联合研究合作专项“全球流行性和迁飞性农业重大病虫害遥感监测与预测”(ANSO-CR-KP-2021-06)的项目进展及阶段性成果,在此次大会中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沟通,以期促进遥感技术在植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加速病虫防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人类生态福祉提供科技支撑。



供稿人:董莹莹

“ 一带一路 ”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

Tel: 86-10-84097121 Email: anso-public@anso.org.cn 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3号楼